福建省武平县人工饲养梅花鹿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未形成规模效益。为培育这项特色产业,武平县供销合作社于2005年成立梅花鹿养殖专业合作社,使鹿产品和鹿制品质量、信誉大大提升,现在,当地出产的鹿茸单价比外地的高出近3000元,初步构建了养殖基地化、技术规范化、产品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的经营格局。
近年来,武平县供销合作社先后组建了梅花鹿、绿露仙草、绿野果蔬、绿舒竹藤等15家专业合作社和县农资、县渔业、县农副产品、中山渔业4家行业协会,引领相关农产品形成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认真调研、做好指导。各专业合作社(协会)成立后,武平县社指导其订立章程,制定规章制度;并帮助其建立联系协调、信息交流和产销合作等方面的机制。县社还出台了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支农文件,并向工商、农业、税务、经贸等有关部门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用地、宣传、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去年为基层社、社属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争取扶持资金40余万元。
规范发展、两手并抓。武平县社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专门下发文件,制订了涵盖设立登记、组织机构、发展社员、拓展市场、基地建设、学习培训、创建品牌、财务管理、二次分配和服务中心建设等10个方面的措施,努力把专业合作社建设成规范运作、促农增效、助农增收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信息传送、培训进村。为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武平县供销合作社创建了“三农服务网站”,加强农产品信息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报送责任制。他们在各行政村开辟农产品信息服务专栏,在部分乡镇村设立农产品信息站点,每月编印一期《农产品信息》,及时发送给各行政村和种养大户,多渠道提供种养、营销信息。县社法制督查股和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长年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农民正当权益。同时,积极发展科技下乡和庄稼医院,推广仙草、鱼类、食用菌等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具、新农药、新化肥,提高种植、养殖技术,引导农民合理施肥,安全用药,增加投入产业比例,并开展了20多期种养技术和业务知识培训,参训人员2000多人次。
外出考察,拓宽视野。各专业合作社(协会)多次组织社员外出参观考察,拓宽视野,增加见识,提高了社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同时,通过建立同行业自律公约,倡导诚实守信、守法经营、公开竞争的行业风气,协助和配合政府部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纠正和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农民利益。
如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越发体现出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了现代农业的综合效益,赢得政府的肯定和农民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