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在转型中完成质的飞跃

□ 王贵生

  农村信用社改革特别是县级联社改革已经进入统一法人后的关健阶段。在这个阶段,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起符合农村信用社实际的案件治理长效机制。所以转型发展就成为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然选择。 

  对农村信用社而言,转型,或许是一次痛苦的蜕变,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正是在经历过这样的痛苦之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才可能完成质的飞跃。我们要以一种正视历史、坦然自省的气度和胆魄,尽快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难题。当沿着科学发展的转型路径遭遇传统惯性的增长冲动,在碰撞和震荡面前,我们是退守观望还是义无反顾?当为了明天更具爆发力的、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我们全体信合人今天暂时付出速度、数量的代价、付出名誉和名次的代价,我们能否勇担责任承受压力?

  只有敢于直面转型的阵痛,坚定转型的决心,才能取得转型的成功。转型难,难在重“快”轻“好”的思维方式,历经数十年形成的增长模式和路径依赖不可能一朝一夕被改变;难在粗放经营的获利空间尚存,原有的利益格局未能彻底打破;转型之难,还难在沉湎于过去的成就、习惯于纵向比较而产生自满情绪。有句话说“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是战胜自己”,作为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农村信用社,能否在已经“解放了的思想”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在已经得到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是历史对我们的新考验。 

  转型是为了发展,但转型和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从外延扩张型到内涵提升型发展模式转变,意味着对过去的发展方式要进行重新盘整、梳理、定位、布局,因而转型的过程伴随着“舍弃”、“压缩”、“淘汰”、“退出”,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效益的增长,增速也可能会出现暂时“回落”等。但只要经营机制转换了,资产质量提高了,员工活力增强了,就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经济学理念认为,“增长”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没有增长不可能有发展,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经济增长越快不等于越好;相反,经济运行增速放慢了也不能说明一定有问题,变差了。关键要看这个速度是不是科学,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可持续。我们需要的突出效益的速度,是模式转换的速度,是摆脱虚名的速度。

  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发展时少。对这一辩证性、预见性极强的论断,我们在“发展时”体会并不深刻,当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问题越来越严重时,我们才有了切肤之痛。今年,省联社对围绕经营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转型发展”提出要求,“调整”和“转型”成了今年省联社工作安排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我们要认真领会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既要在转型中抢抓机遇谋求发展,又要防止遇到困难时灰心丧气重走老路或心浮气躁扭曲路径;既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转型发展,又要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阵痛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阵痛中转型,在转型中实现科学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