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河北省青县勃翔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韩世杰
整 理:本报记者 王 琥
青县勃翔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4月18日,主要搞玉米种植。当初为啥要搞合作社呢,这主要是结合俺们青县金牛镇大勃留村的实际情况办起来的。俺们村农业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农忙的时候因为各家耕地都比较分散,很不利于大型农机具的使用;再加上俺们村耕地主要分布在村南北两大片,南北耕地中间是个河道,调用农机具来回跑很不方便,造成农机具使用效率很低。这是搞合作社的第一点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合作社成立之前,俺们当地群众是各自购置化肥和种子,常会碰到假的,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的发展。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俺们村附近的企业摊点比较多,周围有40多个企业,全村有800多个人在这些企业工作和搞个体经营。农忙季节,好多在厂里打工的人就必须要歇工回来干农活,这样一来一回,大家很不方便。看到这个情况,俺们就想着能不能把大家组织起来,一起联合使用农机具、购置化肥种子和代替在厂里打工的人看管好地。结合上面三个原因,合作社就搞起来了。
合作事业聚人心
俺们这个合作社刚计划成立时,村里群众有些人还有点顾虑,说这搞合作社是不是又回到原来生产队了。当时搞合作社得到了俺们村委会的支持,我那时也在村委会工作,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俺们就主动给村里群众做工作。我们当时以地块为单位,每块地大概涉及到5至15户群众,然后推选出一个代表来协商加入合作社的事情,通过这个办法,合作社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果第一次做工作后还是有人不愿意加入合作社,俺们就通过村委会去双方协商,把他的地块调到靠边的条田上,这样就不会影响大型农机具的使用。如果他对调整到边上的地块不满意,俺们村上还有些机动田,还可以供他选择。
总的来说,做了相应前期工作后,搞合作社还是很顺利。2006年4月18日入社社员300户,发展到现在社员一共有457户,入社耕地近4000亩。
俺们合作社实行统一耕作后,取消田间路109条、地埂880条,新增耕地234亩。合作社统一耕地、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收割,很多在外打工的群众根本不用操心,合作社收秋后就把粮食送到各家。俺们合作社现在统一种植的玉米品种是郑单958,2005年未成立合作社前玉米一亩地平均产量是800斤,2006年产量就达到了1000多斤。产量的增加一方面原因是合作社购买的种子质量有保证,另一方面是合作社施肥技术针对性强,开展专家配方测土施肥,并实行秸秆还田技术。
俺们统一购进玉米种子后,每斤按高于进价两毛钱的价格卖给社员,这样比市场上的价格要便宜一块多钱。合作社在为社员统一服务时,只收取机械耕作费等相关费用,比市场上价格优惠20%多。通过合作社的各项服务,社员年增收近200万元。
经营方向明确的合作社
俺们合作社现在虽然主要以服务社员为主,但俺们已经在准备逐渐向经营性方向发展了。前一段时间,俺们合作社几个人还专门去了趟东北,到那边看人家比较不错的合作社怎么发展。看了人家的合作社后,我就想,通过好的种子和管理方法,即使俺们的玉米产量从原来的800斤已经提高到现在的1500斤,但合作社本身一直没有太多的积累,这样就只能停止在服务社员层次上。而俺们参观的东北的合作社就不象咱们的合作社,人家是把地整个包下来,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然后年终时每亩地给社员一定的钱数,剩余积累的钱在村里修公路等。所以这次回来,俺们就在一直琢磨怎么学习人家这个模式,把合作社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