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周声涛在“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专题研讨班”总结讲话中要求全系统上下齐努力
攻克“新网工程”建设中的“短腿”和“软肋”


  本报讯 (记者 吴 震) 7月15日,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举办的“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专题研讨班”总结汇报会上,全国人大常委、总社理事会常务副主任周声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当前,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已经成为“新网工程”四大网络建设中的“短腿”和“软肋”,我们供销合作社系统必须上上下下共同努力,攻克这个难点。

  对于举办这次专题研讨班的背景和目的,周声涛指出,这次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专题研讨班,是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新农村建设深入进行,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进入重要阶段,“新网工程”建设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举办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习研讨,尽快改变“新网工程”建设中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相对滞后问题,攻克“新网工程”加快发展的瓶颈,解决农产品卖难困境,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周声涛全面阐述了实施“新网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取得的重要进展。他说,2006年5月,总社在向国务院的工作汇报中首次提出了“新网工程”。“新网工程”一经提出就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明确指出: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大事,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好事,是为农民服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办的实事。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下,“新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扎实推进,成效显著。沟通城乡的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初具规模;综合服务的农资现代营销网络已经形成;产销衔接的农产品购销网络具备雏形;循环绿色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正在打造。实践充分证明,“新网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现代农业、便利农民消费的战略举措,是实现供销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周声涛指出,两年的“新网工程”建设,增强了供销合作社的竞争力,提高了供销合作社为“三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个全新的供销合作社正崛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舞台上,彰显生机和活力。

  对于如何加快建设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周声涛要求,必须认真贯彻总社四届四次、五次理事会会议精神,深入调研,认真总结,搞好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推进。他提出,首先要整合资源。包括整合供销合作社系统具有传统优势的棉花资源、果蔬资源、检验检测技术力量资源。其次,要建设大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通过组建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公司,进而带动区域性且有一定基础和规模优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这类批发市场,关键要得到当地党委政府支持,起点要高,要重点完善冷链、储藏、运销、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培育、带动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和农产品经销、加工企业以及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帮助农民增收。第三,要强化电子信息建设。周声涛强调指出,只有下大力气,攻克制约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发展的瓶颈,才能迎来“新网工程”真正的春天。

  在总结汇报会上,学员代表分别就“构建供销合作社农产品购销网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如何打造总社农产品流通龙头”、“农产品网络建设中怎样处理好联合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和对《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建设方案》(讨论稿)的研讨等方面的问题,向总社领导和全体学员汇报和交流了各个课题组的学习体会和研讨成果,受到了全体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这次为期七天的研讨班,是由总社人事部牵头、会同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和总社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举办的。研讨班以解决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为原则,采取实证研究、课题研究和讲座相结合,以案例分析和研讨为主,邀请国家有关部门、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以及台湾地区学者进行讲座和点评。包括江苏、浙江、广西、甘肃等省区社主要领导在内的全体学员以拼搏精神投入学习,听课认真,研讨热烈,思想交锋,相互启迪,献计献策,集思广益,研讨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总社人事部、经济发展与改革部、总社台湾事务办公室和总社培训中心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总结汇报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